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

 

吴湖帆的自用印

刘一闻

 

宋元以降,传统书画家喜用印章的习尚,一直未曾间断,晚来益见丰富多样。

近世书画名家中,因着吴湖帆的同为鉴藏家之身,故而在印章运用上更显广泛。在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,虽说当今已经很难获得吴氏庋藏的准确数字,然而吴氏最为常用的印章,还是随着他的大量款识题记,在本次“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”中得以显现。

通常书画用印范围,习惯上包括作者的姓名别号印、斋馆印和起首押角印,再就是与作者或创作主题相关的闲章一类。

在吴湖帆的习常用印中,他的姓名别号印每有“吴”、“吴吴”、“吴万”、“吴万印信”、“吴倩”、“倩”、“吴倩之印信”、“翼燕”、“东庄”、“湖帆”、“吴湖帆印”、“吴倩湖帆之印”、“吴倩长寿”、“湖帆长寿”等朱文白文、形态各异的印章。吴氏斋馆印如“梅景书屋”、“梅花草盦”、“淮海草堂”、“百宋宝斋”、“双修阁”、“万宜楼”、“玉华仙馆”以及“四欧堂印”、“迢迢阁”、“丑簃”等,尤可称不一而足。值得一说的是,这些印章的内容,除了住所环境等固有因素(如地名等)之外,实际上更与吴氏家族的丰富收藏戚戚相关。譬如,世人皆知多有同识的“梅景书屋”,便出自吴湖帆、潘静淑夫妇所藏南宋《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册》和北宋《米芾多景楼诗册》。又如“四歐堂”,则得名于潘吴两家所拥有的四册欧阳询《化度寺塔铭》、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、《皇甫诞碑》和《虞恭公碑》宋代拓本。再如吴湖帆自号“丑簃”,也因其传继由外祖沈韵初、祖父吴大澂递藏,被奉为唐楷先声的隋代《常丑奴碑志》金农藏本之故。固然是,吴潘所藏古代巨迹洵国之瑰宝,仅此三例,人们便可窥得这一家族的典藏之胜。

吴氏用印中颇令人瞩目的,是那些不时出现在他的藏品上以及画幅上的鉴藏印和词句印。如“湖帆鉴赏”、“吴湖帆珍藏印”、“梅景书屋秘笈”、“吴氏四欧堂家藏书画”、“双修阁图书记”、“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”、“江南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并读同珍之宝”以及“湖帆宝此过于明珠骏马”、“先人真迹湖帆嗣守”、“江南吴氏人家”等。吴湖帆习用的所谓闲章,大多撷句宋词,这些印文清新典雅温婉妙曼,与吴氏绘画的创作意境尤称贴切。如以周邦彦“风娇雨秀”、吴文英“饮湖光,山渌成花貌”、晏几道“画屏闲展湖山翠”、张先“楼前芳草年年绿”、辛弃疾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,见我应如是”、叶梦得“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”和张孝祥“万里江山供燕几”等词句入印的不少印作,也都在此次展览中一并展示。

从印章艺术的表现形态上看,吴湖帆的用印类别,往往与其印文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。结合具体创作,此域作手几为寓居上海且与吴氏频有往来的当时篆刻名家。比如早年步履浙派,中年之后专宗邓石如、赵之谦风格的浙江鄞县籍印人赵叔孺。以取法秦汉、恪守浙派精髓而隆名沪渎的杭州印人王福盦等。这些名家的传人亦多有时名,如赵叔孺的弟子方介堪、陈巨来、叶露园,王福盦的弟子韩登安、吴朴堂。从印章风格上辨析,看来还有简琴斋、钱瘦铁、钱君匋以及吴门弟子任书博等印家的作品。因着艺术趣尚和合之故,中年前后,吴湖帆钤用陈巨来的印章至多,尤其是陈氏安雅明洁、秀美丰腴的圆朱文一路。吴湖帆那方广为人知的“待五百年后人论定”圆朱文之作,即出自陈巨来的刀笔。

所言中国传统书画创作,向来讲究总体艺术风格的协调和统一,此中当然涉及书、画、印三项。故而善镌刻者,几乎都会在书画作品上钤盖自刻印章以求通篇之美,典型者如晚近艺坛代表人物吴昌硕、齐白石和黄宾虹。除此之外,则自然关乎用印者的多方识见和学养之能。

由是看,从吴湖帆的用印常态,一直到他对具体印面钤盖的厘毫不失,皆可从不同侧面,由此及彼地折射出这位集藏家、鉴家和书画家为一身的时代大家之典范意义。

 

(刊登于2016年3月11日《新民晚报》之“十日谈”栏目,主题为“艺术大师吴湖帆”。)

 

 

(若斋整理)

 

© 篆刻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2994号-4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88号